导语
在Kubernetes(K8s)的世界里,工作负载是核心概念之一。它代表着我们部署在集群中的应用程序实例,决定了应用如何运行、扩展以及管理。对于K8s的使用者,无论是开发者、运维人员还是架构师,深入理解工作负载至关重要。本文将带你全面剖析K8s工作负载,从原理到类型,再到实际应用,帮助你掌握这一关键知识点,让你在K8s的使用中更加得心应手。
一、K8s工作负载基础原理
- 容器与工作负载的关系
K8s基于容器技术运行应用,容器是轻量级、可移植的运行环境。而工作负载则是对一组容器的抽象管理。比如,一个简单的Web应用,可能由一个后端服务容器和一个前端页面容器组成,K8s通过工作负载来统一管理这两个容器的启动、停止、资源分配等操作。工作负载就像是一个指挥官,指挥着容器这些“士兵”完成任务。 - 工作负载的调度与管理
K8s的调度器会根据工作负载的资源需求(如CPU、内存)以及节点的资源状况,将工作负载分配到合适的节点上运行。同时,K8s会持续监控工作负载的运行状态,当某个工作负载出现故障时,K8s会自动重启或重新调度该工作负载,确保应用的高可用性。例如,若一个Pod(一种工作负载类型)中的容器因内存溢出崩溃,K8s会按照预设策略重新启动该容器或创建一个新的Pod来替代它。
二、K8s工作负载类型详解
- Pod
- 定义与特点:Pod是K8s中最小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