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息系统应用架构导论

近年来,银行加速金融科技建设,将“复合型人才战略”升级列入本行的三至五年长期规划已成为趋势。鉴于“金融+科技”复合型专业人才稀缺,银行业纷纷打破传统的薪酬机制,采取对标互联网科技公司薪酬体系和激励制度吸引人才。考虑到每家银行对于金融科技业务侧重不同,为了加快专业人才适应和投入工作,内部培训也是不必或缺的环节。

银行业信息系统建设进入了数字化转型高速发展期,大型商业银行的信息系统有数千个之多,中小商业银行的信息系统也有数百个,系统的功能千变万化,系统和系统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本书以严谨的态度,透过金融场景日新月异,创新百花齐放的银行信息系统建设现状,从制度依据,监管规定,行业规范等角度,详细描述了银行信息系统应用架构全貌。本书依据截止2022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现行有效的规章制度73份,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386份;国家外汇管理局现行有效外汇管理主要法规197份;银监会银保监会现行有效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121份;其他如财政部、海关总署、审计署、工信部、网信办、乡村振兴部等国务院部委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若干份。从根源上描述信息系统的建设依据、功能范围、架构层次,让读者可以拨开迷雾见月明,一览银行信息系统的庐山真面目。

本书囊括了从银行对客服务的渠道系统、银行业务中台系统、金融产品系统以及核心账务系统到近年热门的创新金融科技在银行业的落地,包括例如区块链、分布式账本、人工智能,生成式AI、量子技术、隐私计算、多方安全计算、元宇宙、RPA技术在银行业的应用落地,从监管规定和行业规范出发,描述了传统银行系统和创新银行应用的结合。

本书也详细描述了近三年来的热点金融系统建设事件,包括网联清算平台的推出、ETC公路计费、医疗付费一件事、海关单一窗口、金融贸易战引入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数字人民币系统、第三方支付系统断直连、网贷平台规范化、票据交易所新推出的新一代票据交易系统等等,通过一本书即可了解热门事件涉及的信息系统在传统银行信息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承担的职能。

本书鸿篇巨制,图文并茂,图片500多张,引文和图片出自国家标准制度规范,行业白皮书等公开文件,体现了充分的权威性和透明性,是银行从业人员不可多得的参考书籍。

本书以严谨的态度,主要从银行的监管机构,包括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银行业协会、金标委等机构对商业银行业务范围,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行业规范,监管要求出发,描述银行业信息系统应该具备的应用架构功能范围。另外也从银行信息系统对接涉及的现代化支付系统、新一代票据业务系统、网联清算平台、银联平台、海关单一窗口系统、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路网系统、数字人民币系统、跨境人民币支付系统、外汇交易系统、同业拆借系统、黄金交易系统等等系统的对接规范出发,补充银行系统应该具备的应用架构功能范围。

本书囊括了从银行对客服务的渠道系统、银行业务中台系统、金融产品系统以及核心账务系统到近年热门的创新金融科技在银行业的落地,包括例如区块链、分布式账本、人工智能,生成式AI、量子技术、隐私计算、多方安全计算、元宇宙、RPA技术在银行业的应用落地,从监管规定和行业规范出发,描述了传统银行系统和创新银行应用的结合。

本书也详细描述了近三年来的热点金融系统建设事件,包括网联清算平台的推出、ETC公路计费、医疗付费一件事、海关单一窗口、金融贸易战引入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数字人民币系统、第三方支付系统断直连、网贷平台规范化、票据交易所新推出的新一代票据交易系统等等,通过一本书即可了解热门事件涉及的信息系统在传统银行信息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承担的职能。

本书鸿篇巨制,图文并茂,图片500多张,引文和图片出自国家标准制度规范,行业白皮书等公开文件,体现了充分的权威性和透明性,是银行从业人员不可多得的参考书籍。

本书主要面向八百万全国银行业从业人员,特别是三十万银行金融科技从业人员,另外也是银行金融科技服务商从业人员约三百万人不可多得的参考文档。其次面向和银行信息系统对接的第三方公司,银行内部的业务人员,产品经理和测试人员,也可以参考本书,一览银行信息系统全貌。最后,本书也是各大高校金融科技系教学参考文档,是来自金融一线新系统应用架构的蓝图。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银行信息系统应用架构概述

一、 金融科技发展规划解读

二、 银行信息系统应用架构整体规划

第二章 电子渠道系统

一、 电子银行系统简介

二、 手机银行系统

三、 网银系统

四、 银企直联系统

五、 微信银行系统

六、 电话银行/远程银行系统

七、 5G消息银行系统

八、 渠道中台系统

第三章 线下网点渠道系统

一、 网点渠道系统简介

二、 智慧柜面系统

三、 网点数字化运营管理平台

四、 智慧柜员服务

五、 智能设备运用

六、 生态资源整合运营平台

七、 网点生态运营管理平台

八、 网点业务经营管理平台

九、 网点客户经理管理平台

第四章 开放银行渠道

一、 开放银行渠道简介

二、 开放银行应用架构

三、 开放生态SaaS服务

第五章 企业级业务中台系统

一、 业务中台简介

二、 企业级客户中心

三、 企业级用户中心

四、 企业级账户中心

五、 企业级核算中心

六、 企业级支付中心

七、 企业级额度中心

八、 企业级计价中心

九、 企业级产品工厂

十、 企业级订单中心

十一、 企业级合约中心

十二、 企业级限额中心

十三、 企业级营销中心

十四、 企业级鉴权中心

十五、 企业级凭证中心

十六、 企业级清结算中心

十七、 公共参数配置中心

十八、 企业级档案中心

十九、 企业级合同中心

二十、 电子印章系统

第六章 零售业务产品系统

一、 零售信贷全流程系统

二、 收单业务系统

三、 个人结售汇系统

四、 个人贵金属交易平台

五、 代收业务平台

六、 个人理财系统

七、 ETC信用结算系统

八、 信用就医系统

九、 银校通

十、 智慧社区

十一、 智慧物业

十二、 智慧宗教

十三、 智慧园区

十四、 农业金融平台

十五、 住房租赁金融平台

十六、 智慧养老金融平台

十七、 信用卡核心业务系统

十八、 智能投顾系统

第七章 对公金融业务产品系统

一、 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

二、 电子票据业务系统

三、 电子信用证信息交换系统

四、 电子保理信息交换平台

五、 电子福费廷业务系统

六、 跨境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七、 银联B2B订单支付系统

八、 中国贸易金融跨行交易区块链平台

九、 中国人民银行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

十、 银行函证区块链服务平台

十一、 电子保函系统

十二、 汽车金融系统

十三、 供应链金融系统

十四、 对公信贷全流程系统

十五、 资金托管系统

十六、 保理业务系统

十七、 企业年金系统

十八、 第三方存管系统

十九、 B2B支付业务平台

二十、 现金管理系统

二十一、 存量房交易资金监管系统

二十二、 预售房资金监管系统

二十三、 案款管家

二十四、 招投标系统

二十五、 银税通

二十六、 代理国库集中支付系统

二十七、 代理非税收入收缴系统

二十八、 代理公共资源招投标保证金系统

二十九、 代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系统

三十、 住房公积金业务系统

三十一、 全国中小企业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和融资服务平台

第八章 国际金融业务产品系统

一、 国际结算系统

二、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

三、 全球支付系统(SWIFT)

四、 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

第九章 同业、金融市场、投资银行业务系统

一、 同业金融业务系统简介

二、 金融市场业务系统

三、 投资银行业务系统

第十章 营运管理系统

一、 集中营运系统

二、 IC卡管理系统

三、 中间业务平台

四、 反洗钱系统

五、 法院网络查控系统

六、 综合联网核查系统

七、 数字人民币系统

第十一章 核心系统应用架构

一、 通用核心系统应用架构介绍

二、 其他核心系统应用架构参考

第十二章 内部控制管理系统

一、 实物资产管理系统

二、 财务管理系统

三、 全面绩效管理系统

四、 全面税务管理系统

五、 全面预算管理系统

六、 管理会计系统

七、 全面资产管理系统

八、 客户分析管理系统

九、 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系统

十、 智能风控平台

十一、 经营管理分析决策系统

十二、 全面风险管理系统

十三、 信用风险管理系统

十四、 市场风险管理系统

十五、 监管合规系统

第十三章 监管报送系统

一、 统一监管报送系统

二、 金融审计平台

三、 统一外汇报送平台

第十四章 数据治理和数据中台系统

(一) 金融业数据能力建设概述

(二) 金融大数据平台概述

(三) 数据仓库系统

(四) 数据资产管理系统

(五) 数据中台

(六) 智能生物识别平台

(七) 智能影像处理平台

(八) 数据湖系统

第十五章 研发运行支撑系统

一、 研发运行一体化能力成熟度模型

二、 研发效能平台

三、 协同研发平台

四、 测试管理平台

五、 云计算平台架构体系

六、 分布式平台联机事务处理

七、 微服务PAAS平台

八、 分布式数据库

九、 微服务治理平台

十、 分布式调度

十一、 分布式事务

十二、 文件传输平台

十三、 自动化运维平台

十四、 开源软件管理平台

十五、 分布式链路追踪系统

第十六章 对外业务应用输出系统

一、 财务公司核心业务系统

二、 司库系统

三、 跨行资金管理系统

第十七章 创新技术应用系统

一、 区块链金融平台

二、 金融人工智能平台

三、 低代码开发平台

四、 多方安全计算系统

五、 AI大模型平台

六、 隐私计算平台

七、 零信任平台

八、 RPA平台

九、 元宇宙系统

十、 虚拟数字人系统

十一、 量子金融系统

十二、 建模及模型资产管理平台

十三、 知识图谱平台

十四、 物联网金融系统

十五、 卫星金融系统

出版背景

市面上还没有全面介绍银行信息系统应用架构的书,特别是以国家强制执行的规章制度,监管规定,行业规范出发的书,能够透过繁杂的应用创新看到业务本质的书。较多银行机构的IT从业人员,从入职后就一直担任某个具体岗位具体系统的研发工作,很难从全局视角一览银行新系统全貌,这类群体迫切需要一本书,能够清晰的描述系统的建设依据功能依据。各家银行内部都有岗位资格认证考试,考试的内容繁杂多变,需要有一本指南书籍,打通整体系统的任督二脉。另外,参与银行信息系统建设的供应商、银行系统对接的第三方系统建设方人员、银行内部的业务产品经理和系统测试人员,有些有转岗银行软件开发和架构设计岗位的需求,都迫切需要一本书,能够描述与之工作息息相关的系统的全貌,银行内部各业务部门和测试部门,有较多人员有转岗金融科技岗的需求,他们迫切需要一本书,在转岗后快速进入岗位角色。互联网科技研发人员,在准备跳槽到银行IT部门前,都迫切需要一本能够介绍银行系统全貌的书,用于面试准备。最后,各大高校都陆续设立了金融科技院系,专业代码020310,截止2023年3月,全国设置金融科技系的高校有106家,包括大部分985高校和211高校,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也特别设置了金融科技系用于金融科技学习,教师和学生都迫切需要一本来自银行科技建设一线的信息系统应用架构蓝图书籍,辅助教学和学习研究 [1]。本书的出版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银行金融科技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