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介绍: “论文快讯”栏目旨在精简地分享一周内发表在高水平期刊上的Metasurface领域研究成果,帮助读者及时了解领域前沿动态,如果对专栏的写法或内容有什么建议欢迎留言,后续会陆续开启其他专栏,敬请期待。
-
论文基本信息:
标题:
High-Precision Transthoracic Ultrasound Therapy for Heart Failure with Nondiffractive Airy Beams Generated by Metasurfaces
作者:
Shumeng Yu(复旦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Chen Li(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超声科);
Min He(复旦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Chuanxin Zhang(复旦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Hong Zhu(同济大学医学院转化医学中心);
Badamgarav Bat-Erdene(复旦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通讯作者 江雪(复旦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通讯作者 他得安(复旦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发表时间:
2025年5月24日(其中2025年3月1日投稿,2025年5月6日返修,2025年4月30日接收)
发表期刊:
Small(JCR-Q1,IF=13)
论文重要图文:
摘要:心力衰竭作为一种高发病率与死亡率的危重症,目前缺乏有效的非药物性微创治疗手段。本研究提出一种新型艾里波束超声(Airy-US)治疗策略,通过采用3D打印超声超表面生成无衍射波束,可在穿透肋骨后实现深部心脏组织的亚波长聚焦(半峰全宽FWHM=0.8λ)。相较于传统平面超声(Plane-US)因波形畸变导致的脱靶效应,Airy-US能维持聚焦特性并减少对周围组织的非靶向影响,表现为R–R间期方差降低(3.85→2.56 ms)。在多柔比星(DOX)诱导的小鼠心力衰竭模型中,Airy-US无需侵入性操作即可显著改善心脏功能并减轻心肌纤维化。此外,其通过最小化心律失常事件展现出更优的生物安全性。这些结果表明Airy-US有望成为心力衰竭及其他纤维化疾病的精准安全治疗模式,其穿透骨结构实现能量精准聚焦的特性为非侵入性肋下器官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图1. 艾里波束超声(Airy-US)与平面波超声(Plane-US)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与生物安全性对比。a) 肋骨环境下超声传播特性:传统Plane-US穿透肋骨时因衰减与散射导致能量大幅损失(左);而基于超表面设计的Airy-US可维持声强并在左心室精准聚焦(右),展现对复杂生物组织内波前调控的优越性。b-d) 不同治疗模式下心脏功能评估:Plane-US与Airy-US均显著提升心脏收缩力并减少纤维化,但Airy-US表现出更优的生物安全性。
图2. Plane-US与Airy-US声场特性对比分析。a) Plane-US经肋骨传播路径示意图,肋骨结构导致波前畸变。b) Plane-US在自由空间及穿透肋骨后的仿真与实验声场分布(水箱实验中使用离体小鼠肋骨模拟胸腔环境)。c) Airy-US发射面相位与振幅分布:采用纯相位调制超表面实现波前精确控制。d) 经胸Airy-US传播三维仿真,展现其穿透肋骨后的波前自愈与焦点维持能力。
图3. 超表面生成Airy-US的亚波长聚焦与自愈特性表征。a) 实验装置示意图:信号发生器经功率放大器驱动2 MHz超声换能器,超表面贴附于换能器表面,水听器通过三维电机扫描声场。b) 二元超表面结构参数(h1=0.15 mm, h2=0.75 mm),单元宽度梯度分布(0.4至1.6 mm)以实现6.5 mm焦距设计。c) 自由空间与穿透肋骨后的仿真/实验声场对比,验证Airy-US波前自愈与焦点保持能力。d) 轴向与横向声强分布,证实穿透肋骨后仍可维持亚波长级横向分辨率(FWHM=0.8λ)。
图4. Airy-US左心室精准定位与动物实验设计。a) 左心室靶向示意图(左)与超声暴露后心脏表面/纵切面损伤标记(右),50 V输入电压与30分钟暴露时间下产生延伸至左心室腔的灼伤痕迹。b) 超声治疗示意图:异氟烷麻醉小鼠,Plane-US覆盖全胸腔,Airy-US精准聚焦左心室。c) 治疗参数:2 MHz中心频率,20%占空比,1 kHz脉冲重复频率,空间平均时间平均强度(Isata)≈120 mW·cm⁻²。d) 实验流程:21只C57BL6/J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5)、DOX假处理组(5)、DOX-Plane-US组(5)与DOX-Airy-US组(6),每周一注射DOX建模,24小时后连续4天超声治疗,3周后行超声心动图与生化检测。
图5. 心电图信号评估Plane-US与Airy-US生物安全性。a-c) Airy-US治疗(a)、Plane-US治疗(b)与麻醉(c)过程中心电图(ECG)信号与R-R间期分布,Airy-US对R-R间期方差(σ²)影响最小。d) 治疗中σ²值对比:Airy-US(2.56 ms)、Plane-US(3.85 ms)与麻醉(0.43 ms)。e-g) 治疗后ECG信号显示Airy-US组R-R间期波动仍低于Plane-US组。h) 治疗后σ²值分别为0.76、0.86与0.16 ms。
图6. 超声心动图与血清酶学分析验证Airy-US疗效。a,b) 短轴缩短率(FS)与射血分数(EF)定量:Airy-US与Plane-US组较DOX-Sham组显著改善。c) 胸骨旁长轴(PLAX)M型超声心动图。d,e) 血清乳酸脱氢酶(LDH)与肌酸激酶(CK)水平:治疗组心肌损伤标志物显著降低(n=5:5:5:6,单因素方差分析+Tukey多重比较)。
图7. Airy-US治疗减轻心脏纤维化。a,b) 间质纤维化面积/总面积与血管周纤维化面积/管腔面积定量:治疗组较DOX-Sham组显著减少。c,d) 天狼星红染色心脏切片显示间质(c)与血管周(d)纤维化(标尺:50 μm)。e,f) 治疗后小鼠体重与心脏重量无显著差异(统计分析同图6)。
论文快览:
解决的问题:
心力衰竭(HF)作为高发病率与致死率的疾病,缺乏非侵入性精准治疗方案。传统平面超声波(Plane-US)因肋骨散射导致波前畸变,引发脱靶效应(如心律失常风险提升),且穿透深度受限。现有低强度聚焦超声(LIPUS)虽具治疗潜力,但缺乏对复杂生物环境(如肋骨动态血流)的自适应穿透能力,无法实现亚波长级心脏靶向。当前亟需一种非侵入、抗散射的超声技术,以突破传统方法在心脏精准治疗中的物理限制。
提出的方法:
本研究提出基于超表面的无衍射艾里超声波(Airy-US)疗法,通过3D打印二元相位超表面生成自愈性艾里波束。超表面由光敏树脂制成,单元厚度(0.15/0.75 mm)与宽度(0.4–1.6 mm)经严格耦合波分析优化,实现2 MHz中心频率下的相位梯度调控。结合小鼠肋骨模型(CT数据导入COMSOL仿真)与活体定位系统(xyz轴校准夹具),将艾里波束焦点精准定位于左心室(深度6.5 mm),规避肋骨散射干扰。
实现的效果:
实验表明,Airy-US在肋骨干扰下仍维持亚波长聚焦(半高宽0.73λ),较Plane-US旁瓣抑制提升20倍。DOX诱导的小鼠心力衰竭模型中,Airy-US使射血分数(EF)从模型组47.6%恢复至71.3%,血清乳酸脱氢酶(LDH)降低34.5%。心电图分析显示,Airy-US治疗期间R-R间期方差(σ²=2.56 ms)较Plane-US(σ²=3.85 ms)显著下降,心律失常风险降低。组织学证实心肌纤维化面积减少52%,验证精准治疗安全性。
创新点分析:
本研究的核心突破在于首次将超表面艾里波束与经胸心脏治疗深度结合,通过自愈波前特性解决传统超声的散射失真难题。二元相位超表面设计将复杂波前调控简化为厚度/宽度参数优化,实现无衍射波束的鲁棒生成;结合活体定位系统,将亚波长聚焦与心脏运动动态适配,规避传统透镜的机械笨重缺陷。这种“超表面物理编码-生物靶向”协同机制,为心血管疾病精准治疗提供了可扩展的非侵入范式,标志着超声治疗从经验性辐照向智能靶向的范式跨越。
- S. Yu, C. Li, M. He, C. Zhang, H. Zhu, B. Bat-Erdene, X. Jiang, D. Ta, High-Precision Transthoracic Ultrasound Therapy for Heart Failure with Nondiffractive Airy Beams Generated by Metasurfaces. Small 2025, 2502666.
DOI:https://doi.org/10.1002/smll.202502666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专注于超表面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学术成果和技术应用分享。所有发布的内容和图片,均已标明来源,且仅供个人学术学习和知识积累使用,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如您发现任何版权或相关问题,欢迎通过邮箱 metasurface@126.com 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并协调相关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