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博文:IT-BLOG-CN
一、视图
从表中抽出的逻辑上相关的数据集合,视图是一种虚表,视图是建立在已有表的基础之上,视图赖以建立的这些表称为基表。向视图提供数据的是 SELECT
语句,可以将视图理解为存储起来的SELECT
语句。视图中的数据会随着基表的变化而变化。
那为什么要使用视图呢?
1)、控制数据访问
2)、简化查询
3)、避免重复访问相同的数据
【1】创建视图语句:CREATE VIEW
举个栗子看下:
create or replace view empview
as
select employee_id emp_id,last_name name,department_name
from employees e,departments d
Where e.department_id = d.department_id
【2】删除视图:DROP VIEW
;
【3】TOP_N
分析:分析查询一个列中最大或最小的n
个值:其实就是现实列的个数,相当于Mysql
中的limit
二、存储过程
存储过程是存储在数据库中提供所有用户程序调用的子程序。它存储在数据库中,一次编译后永久有效,用户通过指定存储过程的名字并给出参数(如果该存储过程带有参数)来执行它。存储过程是数据库中的一个重要对象。在数据量特别庞大的情况下利用存储过程能达到倍速的效率提升
--创建存储过程的语句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存储过程名
[(@参数1 类型,@参数2 out 类型……)]
as
变量名 类型;
begin
程序代码体
end;
【栗子】认真看看也就懂了
--如果命令行中创建时,修改结束语
delimiter //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2
(@name in varchar2,@age int,@msg out varchar2)
--参数列表中,声明变量类型时切记不能定义大小,只写类型名即可,例如参数列表中的name变量的声明
--参数列表中,输入参数用in表示,输出参数用out表示,不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