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道瓊期指大跌500點 川普轟歐盟談判沒進展:建議6月課50%關稅

不是首次幹壞事!北市翁暴衝釀8傷 遭起底任公司董座、2次無照被逮

蘋果遭川普點名!恐面臨至少25%關稅 股價盤前重挫4%

當期雜誌

最新文章

上銀、新漢、廣運…黃仁勳喊機器人是下個兆元產業 謝金河點名「2大日廠」底藴比台灣深

這次黃仁勳在台灣,除了落腳北士科給大家帶來驚喜!另一個是他告訴大家,機器人產業是未來兆元產業,不過天邊的彩霞仍有待努力耕耘才能兌現。

今周刊

1990年代半導體強國 為何現在欽羨台積電?林宏文剖析:日本犯了這個錯誤

半導體產業作為AI、高效能運算、電動車及各類3C產品的核心,近年來持續受到全球關注,但其實早在台積電崛起前,日本半導體產業過去曾佔據市場半壁江山,但為何被逆勢超車?沒落原因為何?現今日本欲急起直追,還來得及嗎?

今周刊

把玉山風雪、魯凱族神樹搬到日本 直擊大阪世博最夯台商黑科技

日本大阪世博會開幕首月,門票銷售仍達不到預期目標數的一半水準,但就在這種人氣大掉漆的困境中,卻有一間展館靠著台灣黑科技竄出...

商業周刊

太魯閣沒了,他們卻更團結!花蓮怎從觀光暴跌走出新生

沒有太魯閣的花蓮,會是什麼樣子?

商業周刊

不是年輕人 研究:現在最痛苦的是X世代

現在媒體動輒談論年輕的千禧世代出生多麼不幸,最近又談到Z世代一出社會就面臨永遠負擔不起的生活成本,擔憂他們的未來與心理狀態。其實最痛苦的都不是這兩個世代,一項調查發現,痛苦指數最高的其實是50歲的 X 世代。

科技新報

航太產業穩增長十年無虞

航太產業技術門檻高,也不易有後進者,疫情過後雖仍持續面臨供應鏈瓶頸,但卻也將是台灣廠商轉大人的好機會。

先探投資週刊

新聞時事

為什麼愈來愈多人迷上「獨旅」? Z世代與女性掀起單人旅行熱潮

「獨自旅行」(solo trip)的搜尋量成長翻倍,社群標籤更多了十倍。根據統計獨旅者多為女性和Z世代,他們為什麼擁抱單獨出行?

天下雜誌

兵推示警/放棄核能 台灣被中共攔截天然氣能撐幾天?

海軍上將出身的國民黨立委陳永康,一手推動的民間兵推「2025TTX區域安全兵推」已經進行到第三次。

天下雜誌

台光電、川湖領漲 老AI股大復活!17檔績優股:抵抗關稅、匯損衝擊

第一季財報已全部公告,關稅與匯率的雙重利空打擊,後續對公司獲利的影響仍難評估,這時從第一季的績優股中,尋找高毛利且業績能見度高者,應較能抵禦後續衝擊。

今周刊

曾搶Switch面板訂單建功…楊弘文接群創總座扛「不簡單任務」 會續瘦身策略?

經歷減資、關廠,群創光電去年開始獲利,曾搶下任天堂Switch面板業務建功的新任總經理楊弘文,在中國殘酷的削價競爭下,能否帶領公司實現轉型大計?

今周刊

女股神大買台積電ADR 為何要送更多分析師來台?1理由下半年經濟有好戲

凱西‧伍德是「方舟基金公司」的創辦人,她在59歲那年創業、6年後被封為「女股神」。2018年,她發布預測,認定特斯拉股價將在5年內從300美元漲至4000美元(2022年8月股票分割前),3年後,這個預言提前成真。

今周刊

財經股市

航太產業穩增長十年無虞

航太產業技術門檻高,也不易有後進者,疫情過後雖仍持續面臨供應鏈瓶頸,但卻也將是台灣廠商轉大人的好機會。

先探投資週刊

台股迎全年最大換股潮

ETF換股行動接連展開,總共十一檔、規模近一.八兆的高股息ETF在季底前換股。

先探投資週刊

亂市藏金礦!好公司貴也超值

對等關稅緩徵期,股市維持反彈格局,投資策略回歸企業營運基本面,搭配外資回補買盤,主軸為第一季財報與第二季展望。

先探投資週刊

謝金河:物競天擇 選最好的企業!

四月二日川普帶給全世界的驚嚇,大家記憶仍在!四月二日加權指數收在二一二九八.二二,台灣進入清明長假,川普祭出重拳,四月七日台股長假後的第一個交易日開盤即收盤,指數大跌二○六五.八七,跌幅九.七%,八日再跌七七二.四,到了九日,再重挫一○六八.一九,連續重挫三天,很多個股跌了三支停板,特別是受到川普對等關稅衝擊的成衣、鞋業或有洗產地之嫌的產業,這是台股壓力最沈重的一刻。

先探投資週刊

沙漠中的AI革命 第三大AI勢力光速崛起

繼阿聯G42之後,沙國砸重金成立AI新創公司Humain,不計成本、不求變現的中東主權AI,正式接棒成為未來幾年推動AI產業繼續高飛的重要力量。

先探投資週刊

商業企管

2025年歐洲統一專利法院案件負荷解析:啟動兩年後的司法運作全貌

自歐洲統一專利法院(Unified Patent Court, 下稱UPC)於2023年6月正式開庭運作以來,歐洲專利訴訟制度即邁入一個新紀元。統一訴訟程序、跨境判決效力與專業技術法官制度,使UPC在短短不到兩年內,逐步受到歐洲企業與專利權人青睞。 根據UPC官方截至2025年4月30日的統計報告,自法院開庭以來,光是一審階段就累計處理了836件案件,涵蓋侵權訴訟、撤銷訴訟、臨時處分申請等多元類型,顯示統一專利法院已逐漸成為歐洲專利爭端解決的核心機構。

北美智權報

企業邁向AI轉型新紀元:從信任出發 從制度落實

全球正邁入AI驅動的全新發展紀元,企業紛紛競相探索跨領域應用,挑戰人類思維極限,開創無界AI未來。同時,在川普就職新政策的牽動下,全球經濟格局發生變動,台灣ICT產業亦受到深遠影響。企業該如何在這波總體經濟變遷中精準應對,掌握未來競爭優勢? 為此,資策會MIC於5月上旬舉辦了【38th MIC FORUM Spring】AI無界研討會,聚焦產業發展趨勢、AI Agent產業應用、新興產業發展以及AI轉型案例分享,解析 2025資通訊產業關鍵議題,深度剖析當前AI Agent應用的核心發展趨勢,以及通訊衛星、人形機器人等前瞻技術。此外,研討會也深入探討了企業如何在 AI 驅動的數位環境中建立數位信任,並邀請業界專家剖析AI於不同領域的應用前景,洞察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重塑帶來的挑戰與機遇。

北美智權報

擁抱AI浪潮:資策會MIC王義智解析企業轉型的痛點與突破手段

在人工智慧(AI)技術突飛猛進的今日,企業的數位轉型不再只是科技部門的話題,而是關係到整體營運模式、組織結構與未來競爭力的核心命題。資策會MIC【38th MIC FORUM Spring】AI無界研討會「AI x 轉型」環節中, MIC產業顧問兼主任王義智以「AI創新趨勢與企業轉型案例」為題,以豐富的實務觀察與分析架構,條理分明的剖析了企業在AI轉型歷程中面對的現實課題與應採的對應策略。 王義智長期投入網路、電子商務與資訊產業的趨勢研究,近年則致力於協助企業落地導入AI。

北美智權報

「IC Taiwan Grand Challenge」競賽揭曉,展現台灣晶片創新能量!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國科會)15日舉辦「2025 AI創新應用論壇暨IC Taiwan Grand Challenge頒獎典禮」,由國科會主委吳誠文頒獎給來自新加坡、英國、法國、瑞典共五家新創團隊,並匯集國內外產業的重量級人士,共同探討台灣如何善用半導體產業優勢,開拓AI創新應用的新局。

北美智權報

ICT廠商資安風險高!資安院推動產品資安行動計畫

2024年黎巴嫩發生呼叫器爆炸事件,當時在現場發現印有「Made in Taiwan」的呼叫器,雖然事後證實是由以色列策劃,但台灣產品出現在事件現場,仍讓外界對產品設計與供應鏈的資安風險產生疑慮。 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副院長龔化中指出,由於電子產品出貨量大、使用年限長、韌體更新頻率低,如果電子產品設計不夠安全,很容易成為駭客攻擊的目標,利用產品的資安漏洞進行「供應鏈攻擊」。產品資安對ICT廠商有具重大影響,不僅會影響品牌信任度與營運穩定性,也可能波及國際市場與地緣風險,成為各國政府與產業都必須正視的關鍵議題。

北美智權報

運動休閒

夏天也想吃火鍋 快來相約家人好友聚聚

「一期一聚,與最好的相聚」,就像一位熟識的老朋友,王品集團旗下火鍋品牌「聚北海道昆布鍋」陪伴我們16年囉!湯頭鮮美甘醇,海陸配料新鮮實在,獨家絕配靈魂沾醬,用餐環境寬敞舒適冷氣強,讓吃火鍋沒有四季之分,8月起推出全新型態概念店「聚北海道鍋物」,在台北南京東店與中壢SOGO店與大家見面囉!

Ciao潮旅

凝鍊千年時光之美 探索建築與神話的奇幻國度「吳哥窟」

柬埔寨的吳哥窟,對我而言從來不只是個旅遊景點。記得某次在泰國工作的期間,有天造訪曼谷大皇宮,無意間看見院內小吳哥的建築模型,當下不禁好奇:如此雄偉壯麗的建築,究竟位於何方?繼續走進皇宮迴廊,那些描繪史詩故事的壁畫與神話角色又深深吸引了我。自此,我對吳哥窟產生了難以言喻的情感,也開啟了之後一趟又一趟流連忘返的旅程。

行遍天下

大阪世博直擊 走進未來盛宴 預見人類與地球無限可能

想像一下,未來世界會是什麼模樣?人類社會的發展將走向何方?以「生命閃耀未來社會的設計」為核心主題的「Expo2025大阪.關西世博會」,已於4月13日正式開幕!在這184天的活動展期內來到夢洲,可參觀由日本頂尖企業及政府單位規劃的國內展館、來自世界各國擘劃的海外展館,以及具有主題性的特殊展館。

行遍天下

藝術家給台東的情書 依偎太平洋岸的藝術美境「江賢二藝術園區」

日出、月升太平洋,坐擁台東金樽海岸風光的「江賢二藝術園區」,帶給旅人無限想像與感動,更是藝術家江賢二展現畢生創作追尋,融合藝術、現代建築與山海之美的地景作品,除了深耕發掘在地藝術魅力,也積極與海內外藝術界交流,未來希望串連花東藝術資源,打造國際知名的藝術新聚落。

行遍天下

後山花時間Chill慢食光 老屋咖啡、夢幻莊園美味療癒四選

尋訪老屋感受那種時光停駐的美感是我的興趣,這趟小旅行自然不能錯過由林務局日式老宿舍改建的「森山舎」。店家主打循時而採、自家栽作,將花蓮大山的風土作物以每日限量溫熱手做端上餐桌。

行遍天下

時尚設計

喜歡台灣甜點的23歲LA演員 Luna Blaise揭對Z世代最大的誤解

她的名字有月光之意,但走進攝影棚的她,卻是一顆小太陽,擁抱著每一個當下,暖洋洋的笑容,眼神純粹。Luna Blaise輕輕說著今天最喜歡的配件,與團隊分享昨天的小小幸福,真誠而自然的互動,讓這位23歲的女孩,每一瞬間都散發著難以忽視的光芒。

Harper's BAZAAR

15歲愛上表演、46歲拿金鐘獎 楊謹華給過去的自己:幹得好

當鏡頭對準楊謹華,她總能精準捕捉角色的情感,賦予每個人物靈魂。然而,光鮮亮麗的氣勢背後,是她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與努力。今年Harper’s BAZAAR以「Grit」作為年度主題,對於楊謹華來說,Grit精神所展現的不僅來自對夢想的熱情,更包含面對挑戰的意志力與耐心,而這三者正是她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力量。

Harper's BAZAAR

告別「善宰」挑戰全新角色 邊佑錫親揭變成愛哭鬼原因:自己也被嚇到

從《背著善宰跑》中的柳善宰,到即將挑戰全新角色的《21世紀大君夫人》,他在每個角色中投入全心全意,在每一個舞台上綻放獨特光彩,成為粉絲與觀眾心中最值得期待的演員之一。在本次專訪中,邊佑錫分享了過去一年來的心路歷程。他談到了從電視劇到電影、從亞洲巡演到國際時尚活動的忙碌旅程,也回顧了那些令他動容的瞬間:首次舉辦粉絲見面會時的緊張與感動、在全州國際電影節紅毯上與觀眾相遇的激動心情、以及站上MAMA頒獎典禮舞台演唱《陣雨》時的全力以赴。他誠摯地說道:「這不是一場表演,而是一種相遇。」詮釋了他對粉絲的珍視與感恩。

ELLE

首次與Prada合作!金泰梨曝心路歷程:失敗也能帶來成功

從時尚到戲劇,從挑戰到成長,她誠摯分享了自己的心路歷程,也展現了她對世界的觀察與思考。這次專訪中,金泰梨與我們分享到她與Prada的合作,如何在造型與色彩中找到自己的新鮮感,也分享了她在拍攝《正年》時的難忘經歷——從充滿情感的舞台表演,到因日出意外重拍的動人場景,每一刻都充滿了戲劇張力與真摯情感。更提到自己即將以Netflix首部韓國動畫電影《再見星上人》與觀眾見面,談及初次挑戰配音的興奮與壓力,以及她對聲音表演的深厚興趣。此外,金泰梨也談到了她如何面對「成功的失敗」,以及如何在自我要求與寬容之間找到平衡。她坦言,過去自己過於嚴苛,但如今學會擁抱自己的不完美,並相信正是這些經歷,塑造了更成熟、更具魅力的自己。

ELLE

破除童話幻想 柯佳嬿、劉以豪新戲《童話故事下集》揭愛情見解

童話故事中萬年不變的結局,在真實世界中真的可能發生嗎?以此為想像,由柯佳嬿與劉以豪主演的Netflix全新影集《童話故事下集》,透過喜劇方式描述褪去糖衣包裝的愛情,是否真的能夠續寫幸福。首度合作的柯佳嬿與劉以豪,於Harper’s BAZAAR 2月號別冊與我們暢聊拍戲趣事,也聊對角色的共鳴與愛情見解。 柯佳嬿與劉以豪兩人初次合作,就扮演林宜玲與曾學友這對從佳偶變成怨偶的夫妻檔,問及柯佳嬿對首次合作的劉以豪第一印象?柯佳嬿表示:「我對他的第一印象是非常溫和、有禮貌,而且很紳士,但這次他在劇中完全擺脫『完美情人』形象,特別是拍攝一些看似荒謬的場景時,他加入了很多專屬於他自己的表演節奏,讓我忍不住跟他說『你怎麼不早點接喜劇?』」 至於和柯佳嬿首次合作,劉以豪用「一位知性又充滿智慧的女子」來形容,「佳嬿在表演中展現了很強的專業能力與幽默感,不僅能詮釋出令人心動的一面,也能在喜劇中保持節奏感,展現自然的反應。」他認為喜劇的關鍵在於互相「拋接」,都要對彼此有高度信任感,他笑稱有時候即興反應會帶來意外的驚喜,特別是兩人已建立了基礎默契後,那些臨場的火花更是點亮了角色的生命力。

Harper's BAZAAR

親子樂活

在家微型創業也要有策略 用經營思維打造穩定成長的事業

家庭理財不僅僅是管理現有資產,收入的成長更是關鍵!許多媽媽因為育兒而選擇在家工作,這其實就是微型創業的基礎。只要方法對了,在家也能建立穩定成長的事業,讓家庭生活更自由、更美好。

媽媽寶寶

單親媽創立「小村共育」:一個父母能安心工作並親自參與育兒的共享空間

有了孩子後,諸多父母面臨這樣的問題:「如何在家庭與事業間取得平衡。」

媽媽寶寶

到底是過動?還是睡眠障礙? 全面解讀兒童睡眠呼吸中止症

孩子打呼愈來愈嚴重,半夜常常醒來,白天精神又欠佳,並且情緒起伏大,在課堂上還容易分心,到底孩子是怎麼了?

媽媽寶寶

我現在凍卵來得及嗎? 最佳狀況下凍卵.可得最佳效益

歐洲生殖醫學會建議,凍卵儘量在35歲之前,最晚不超過38歲。如超過35歲還來得及嗎?沒有不行,但一定要接受醫師完整的諮詢與評估,以對凍卵有正確認知與期待!

媽媽寶寶

寶寶眼部常見問題 適時觀察.及早治療

眼睛是靈魂之窗,更是認識、接觸世界的重要途徑,而對於尚不會言語的寶寶來說,爸爸媽媽更得在日常生活中觀察他們的眼部情況,如此,才能及早發現並做正確的治療。

媽媽寶寶

知識科技

不是年輕人 研究:現在最痛苦的是X世代

現在媒體動輒談論年輕的千禧世代出生多麼不幸,最近又談到Z世代一出社會就面臨永遠負擔不起的生活成本,擔憂他們的未來與心理狀態。其實最痛苦的都不是這兩個世代,一項調查發現,痛苦指數最高的其實是50歲的 X 世代。

科技新報

遠距工作者敬業度最高 沒有彈性選項的員工最不快樂

遠距辦公、混合工作模式,或是沒有彈性的辦公室工作,可能各有優缺點。最近蓋洛普調查發現,完全遠距辦公者的工作投入程度最高,反而是只有辦公室工作選項的人工作投入度最低,自我感覺程度也最差。

科技新報

發現新罕見基因突變 某些人1天睡4~6小時就完全恢復精力

一般成年人每天需睡滿 7~8 小時才能「開機」正常運轉,但有些人天生睡得少卻不會感到睡眠不足,根據一項研究結論,這些人可能擁有新發現的罕見基因突變,就算一天只睡 4 小時也不會發生睡眠剝奪的負面影響。

科技新報

成本上漲、普通人不旅行了 美國廉航獲利模式不再有效

廉價航空公司曾經是低成本、高客流量旅行的倡導者,但現在疫情後消費者行為轉變和成本上漲的市場巨大變化,似乎難以適應。由於美國中低收入者不旅行了,廉價航空發現維持獲利模式愈來愈難,陷入營運危機。

科技新報

只是記錄駝鹿遷徙 瑞典「慢電視」吸引千萬人收看

生活節奏太快、資訊更新速度太快的世界,人們的大腦從來沒有真正休息過,長期下來,沒有快資訊滿足癮頭,人們只會出現缺乏多巴安的焦慮。現在歐洲許多國家盛行一種沒有聲音,只有影像的節目「慢電視」,瑞典公共電視記錄春季的駝鹿大遷徙,就吸引上千萬觀眾觀看。

科技新報

閱讀藝文

「是貝多芬帶了給我力量!」-陳若玗談全新古典改編專輯《Rendezvous Jazz Meets Beethoven, Tchaikovsky & More》(1)

旅居紐約的台灣爵士鋼琴家陳若玗,近年又重新拾起她小時學習古典音樂的熱愛,前年底創作並灌錄了結合「古典弦樂四重奏」與「爵士即興鋼琴」的單曲〈Walking Through Fear〉,去年2月則是以四首改編莫札特與舒伯特的迷你專輯《Schubert & Mozart: 'Round Midnight》驚豔大眾,12月時陳若玗更發表了柴科夫斯基《胡桃鉗》的單曲,並且預告這只是日後完整專輯的其中一曲。

MUZIK閱聽古典樂

鄭明勳將接替夏伊 成為史卡拉首位亞裔音樂總監

米蘭史卡拉歌劇院(Teatro alla Scala)宣布,韓國知名指揮鄭明勳(정명훈,Myung-Whun Chung)將接替2026年底合約屆期的夏伊(Riccardo Chailly),於2027年出任該院音樂總監。

MUZIK閱聽古典樂

2025蕭邦大賽預選 三位臺灣選手入圍

第19屆蕭邦國際鋼琴大賽預選輪,於波蘭時間4月23日至5月4日間假華沙愛樂廳登場,選出66位選手——包括來自臺灣的張凱閔、林灝維、謝維庭——將在10月的四輪正賽中,與19位直接保送自各個國際大賽的勝出者角逐榮銜。

MUZIK閱聽古典樂

臺中歌劇院打造「無礙共融」藝文場域 友善導覽服務全面再升級

臺中國家歌劇院從2018年起推出友善導覽服務,逐年擴增對聽障、視障、肢障、心智障礙朋友的服務,透過手語翻譯、口述影像、五感導覽等軟硬體配套服務體驗歌劇院之美。今年設備再升級,劇場觀眾席新增設多元友善席位,導入Roger聽覺服務系統,協助配戴助聽器或電子耳的民眾;也拓展失智族群服務,讓失智長輩與照顧者也能享受美好藝文生活。

MUZIK閱聽古典樂

純AI生成作品不受美國著作權法保護

美國聯邦上訴法院裁定:沒有任何人類參與的 AI 生成作品資格不符、無法得到著作權保護。電腦科學家Stephen Thaler開發了一款名為「創意機器」(Creativity Machine)的生成式人工智慧(genAI),Thaler將該AI 創作的一幅圖像命名為《A Recent Entrance to Paradise》,且主張這幅作品應受著作權保護,並提起訴訟挑戰美國著作權局的駁回決定,但哥倫比亞特區的聯邦地方法院維持著作權局的判決。之後泰勒提起上訴,聯邦上訴法院也依然維持原判。

MUZIK閱聽古典樂

地方采風

熱血追夢身影 力挺全民運動盛事

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吸引2萬5,000多名運動愛好者齊聚一堂,不僅有許多來自不同領域的代表,台北市政府也組隊出征,以實際行動力挺這場體育盛會,各路好手將以世壯運為舞台,展開追逐夢想的競技之旅。

臺北畫刊

開閉幕嘉年華 展演台灣繽紛文化

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不僅是一場體育盛會,更是一場文化交流盛宴。率先登場的遊行踩街及分別於台北大巨蛋與新北市美術館舉行的開、閉幕式,將透過觸動人心的音樂、舞蹈、藝術裝置與數位科技,展現雙北與台灣精彩多元的面貌。

臺北畫刊

跟世界拚一場 壯年盛會台北登場

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將於5月17至30日在雙北等6縣市、61個場館舉行,是世界壯年運動會自1985年舉辦以來,首度在亞洲舉行,來自全球的選手將踏上台灣的土地,以其熱血魅力引動全民運動熱潮,並共同見證這場精彩絕倫的盛事。

臺北畫刊

2025 世壯運閉幕典禮將於 新北市美術館熱鬧登場

2025 世壯運閉幕典禮將於 新北市美術館熱鬧登場

新北市藝遊

美好城市

溫馨的五月,獻上最誠摯的祝福——祝全天下的媽媽及代母職照顧者,母親節快樂!

高雄畫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