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台鐵磨鐵 賴清德周年避談兩岸
一向高度期待美台關係的台灣賴清德總統,在他就職周年的談話中,出人意表地引用聖經「鐵磨鐵,磨出刃來,朋友相感,也是如此」形容台美關係,意在言外地透露了美台互動並不如台灣政府所形容的「史上最佳」,這相互切磋的關係,也意味著美中台互動面臨新的角力。
賴清德在談話中另一項關鍵,是通篇談話裡未提兩岸,這也是歷屆總統所僅見。以當前台海風雲急,兩岸關係緊繃,國際矚目,賴清德居然對最關鍵的兩岸關係一字未提,是他真的「無話可說」,還是因為「外力」要賴清德「與其多言,不如無言」,引起外界諸多揣測。
相較於日前對賴清德當局的疾言厲色,大陸國台辦對賴談話的反應卻極其溫和,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表示,不管「台灣地區領導人」講什麼,都改變不了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事實。並重提在一個中國原則下,大陸願和台灣各黨派團體和人士對話溝通。這麼低調的談話,比起日前陸方痛批賴「倚美謀獨」要溫和太多,也意味著在複雜國際情勢當下,兩岸都有降溫的壓力。
雖在官式談話裡避談兩岸,但賴清德近來在連串媒體專訪中,仍然躲不掉記者的追問,最受矚目的,是賴以「公司併購說」的比喻,說大陸是大公司,台灣是小公司,大公司要併購小公司,要提條件。此一說法,被認為是死硬台獨派的賴清德「莫名轉彎」,雖然民進黨認為這是過度引申,但在馬英九的眼中,這是賴在「兩岸談話上有些調整,也釋出兩岸僵局的彈性善意」,還期待賴清德能持續。
事實上,賴清德一周年來的兩岸政策,從新兩國論,到視大陸為「境外敵對勢力」,加上經濟政策「脫中入北」主張,對內嚴格限制兩岸交流,以國安為名,重新要求檢視陸配的大陸戶籍,中斷兩岸校園教育交流,無一不是貫徹「反中脫中」畫清界線作為。最近系列高調談話,也在藉反中以拉高抗爭態勢,賴清德也指控侵略者才是和平破壞者,台灣是受侵略者脅迫的受脅迫者。台灣沒有要反攻大陸,強烈希望美日能共同阻止中國發動戰爭。
與其說賴清德的政策轉向,不如說是賴清德對當前美中台情勢變更的焦慮,反應相當強烈。近來台灣內部疑美論高漲,川普對台政策始終不願表態,美國不斷有學者抨擊賴清德的言論可能引發失控,把美國陷入一場可能的災難性戰爭,要求美國應給台灣更多兩岸政策引導。大陸方面也認為川普為和中國達成新的協議,有可能在台灣問題上對習近平妥協,為統一創造有利條件。
美國態度的難以掌控,也迫使賴清德政府更積極對美表態,向美靠攏,即使美方在經貿關稅和國防上,不斷對台施壓,讓台灣面臨「鐵磨鐵」的艱難處境,賴清德也得堅此百忍以對美,絕不敢有任何違逆美國期待的表現。甚至要仿效沙烏地阿拉伯,設立主權基金以大筆投資美國,投川普之所好,成為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堅強後盾。
但賴清德朝野對話的解方,竟是派國安單位向在野黨領袖做「重要國安情勢簡報」,要在野黨對國家當前處境有共識,以國家安全為前提共謀國是。賴沒說出口的是,國難當頭的險峻局勢,必須要打破政黨對立格局,齊心解決台灣當前困境。只不過,這朝野和解的舉措,不由賴清德自己出面化解,僅派官員對在野黨宣導國策,恐只會流於無效的政治動作,特別是民進黨推動的大罷免,追殺在野黨的司法動作不減,朝野和解局面又豈能由官員簡報得以改變?
賴清德就職周年談話沒有亮點,也說明了他這一年總統政績乏善可陳,但壓力和挑戰有增無減,民進黨政府拿不出有效解法,只會讓台灣更淪為內部分裂,禦外無方的困局,難怪民眾對賴清德的不滿度愈來愈高。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