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百科

咳嗽右胸劇痛 聽到「啪」一聲 醫:肋骨斷過5根
咳嗽可能咳斷肋骨,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在臉書分享病例,一名40多歲男子因長期咳嗽,又疑似感染新冠肺炎,導致咳嗽加劇,近期咳嗽...

起身就頭昏眼花?醫警告:小心是「姿勢性高血壓」
突然站起來就頭暈、眼前一片黑,甚至重心不穩增加跌倒風險,直覺是「姿勢性低血壓」所引起。醫師提醒,起臥之間天旋地轉,也可...

16歲少女吃抗生素治痘痘 卻引起食道潰瘍
台灣一名16歲少女因為青春期臉部出現青春痘,到皮膚科診所看診後拿藥膏與抗生素治療,沒有想到兩天後開始出現胸口悶痛不適與...

主動脈瓣狹窄症狀輕微易忽略 及早檢查 勿延誤就醫
重度主動脈瓣膜狹窄是導致中壯年猝死的高風險原因之一,且多數病患在症狀初期僅感覺胸悶、喘不過氣,容易誤以為只是疲勞或壓力...

「痛≠發炎」緩解關節痛 別依賴消炎藥
天氣多變化,雨天更容易讓膝蓋關節產生僵硬、疼痛等不適,除了熱敷、冰敷、按摩等方法舒緩之外,東方中醫總院副院長翁銘佑表示,...

新冠病毒2025版「超低調」最新5症狀:肺部恐現毛玻璃
近期新冠疫情升溫,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表示,新冠病毒2025版「性格大改變」,變得超低調,患者發燒比例不到四成,反倒出現常見的小症狀,讓很多人誤以為自己只是感冒或腸胃炎...

全球首例人體膀胱移植成功 男術後擺脫7年洗腎
洛杉磯一支外科團隊4日完成全球首例人體膀胱移植手術,41歲患者同時接受膀胱與腎臟移植,術後立即恢復排尿功能,擺脫長達7年...

電眼眼妝恐造成乾眼症惡化 預防乾眼症首重用眼習慣
許多愛美女性會化眼妝增添電眼魅力,然而,化學成分殘留的眼線或睫毛膏若未卸除乾淨,易導致眼瞼發炎,進而影響瞼板腺分泌油脂,...

不只是乾、癢 乾眼症分3類要對症治療
現代人頻繁使用3C產品,乾眼症已成常見文明病。台灣朱智盟眼科診所院長朱智盟醫師根據臨床觀察估計,每3人就有1人深受乾眼症...

37歲男喘+腳腫竟是A型主動脈剝離 活著到醫院的僅1/3
「我只是有點喘跟腳腫,怎麼差點就沒命了?」37歲的江先生今年2月初來到北榮急診,他回想救起就診經歷仍心有餘悸。當時他生命...

一個月堅持日行一萬步會發生什麼事?她實測後發現意外結果
「一天走1萬步」是許多人設定或建議他人運動目標的常見數字,為了瞭解日行1萬步對健康是否真的有益處,Parade的記者喬絲...

「怎麼這麼難瘦...」你吃對了嗎?先釐清減重5迷思
「明明已經注意進食分量,也有考慮營養均衡,卻還是瘦不下來。」許多現代人都有這樣的煩惱,減肥如同揮之不去的夢魘,好像會跟隨...

可樂洗大腸不是隨便說說 醫師揭急診3妙用
長輩們曾講過可樂可以拿來洗大腸,這件事情不是隨便說說。急診醫師翁梓華於臉書粉專「急診柯南.翁梓華醫師」表示,可樂或是汽水...

「會走路的肺炎」 咳嗽逾10天 恐染黴漿菌
黴漿菌被稱為「會走路的肺炎」,醫師表示,各年齡層都可能感染黴漿菌,常見發燒、咳嗽、喉嚨痛、鼻炎及頭痛等症狀,部分患者可能...

腕隧道症候群手麻刺痛捧不住碗 慎防神經永久損傷
台灣桃園40多歲的陳姓貨運司機因為工作量暴增,經常需要加班包括搬運貨物、長時間開車,日前出現手麻、刺痛等症狀,一開始不以...

60歲病患拔鼻胃管「卡卡」 竟在肚內打結 醫師:別硬拔
台灣台中一名60歲女患者腦部術後插鼻胃管餵食,經吞嚥復健治療後,醫療團隊準備拔除鼻胃管時覺得「卡卡」拔不出,經檢查發現她...

35歲女臀肌失憶 腰痠膝痛走不穩 這5族群高風險
桃園市35歲女性上班族長期工作久坐,近來飽受腰痠背痛、膝蓋疼痛求診,聯新國際醫院復健科主任朱怡妍表示,門診中發現該女子走...

血尿背痛高燒 尿路結石警訊 不要掉以輕心
「醫師,我一直有尿意但尿不出來,偶爾還有血尿,背部會有一陣一陣的悶痛感…。」台中榮民總醫院內科部腎臟科主治醫師陳呈旭表示...

39歲男沾毒品摧殘身心 糖尿病沒警覺導致左腿潰瘍只能截肢
39歲的阿杰(化名)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左腿空蕩蕩的,被厚厚的紗布包裹著。幾天前,他左腿膝下截肢。台灣衛福部桃園醫院骨科部...

控制氣喘1祕訣 不能只靠學電視劇「吸一口」就會好
一名50歲有氣喘病史男性,一換季或氣候改變就容易氣喘發作,平時使用緩解型吸入劑,不舒服就吸一口,但某天卻因呼吸困難送醫急...

女人超過40歲 除了骨質疏鬆…這2種毛病易被忽略
女性過了40歲後,雌激素分泌開始漸漸減少,連帶影響新陳代謝、生理時鐘、內分泌失調。有些人容易焦慮、失眠、情緒低落,醫師表...

輕忽發炎性腸道疾病 小心「肚破腸流」
台灣一名中年公車司機出現嚴重腹痛、血便,一天得跑十幾次廁所,經就醫診斷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IBD),因擔心影響工作,只好...

睡覺電扇吹整夜 易造成呼吸道、肌肉不適
天氣愈來愈熱,很多人把電風扇拿出來吹整晚。醫師警告睡覺時吹電扇可能會給健康帶來危害,包括引發呼吸道和肌肉的不適,對過敏族...

長者咀嚼能力差、易牙周病 醫:恐加劇失智
高齡長輩牙口不好,恐加劇失智症發生機率。牙科醫師表示,長輩咀嚼不好會減少大腦刺激,感染、發炎是失智症危險因子,高齡長者容...

女性更年期後增慢性病風險 掌握3重點延緩健康老化
更年期是影響婦女健康的關鍵,因卵巢功能老化、荷爾蒙劇烈變化,女性在停經後容易有三高、肥胖問題,心血管疾病風險也更為顯著。...

68歲婦心肌梗塞大腦缺氧15分 「三快」搶救神奇無損傷
台灣彰化縣68歲林姓婦人急性心肌梗塞,119救護車接獲通報迅速趕到一面急救,一面載往醫院,到院前已心跳停止15分鐘,從急...

白天嗜睡、癱軟別以為只是累 醫提醒:恐是猝睡症警訊
年近50歲的李小姐長年飽受突如其來的嗜睡困擾,常在工作或開會時突然感到極度疲倦,只能仰賴外力與意志勉強維持清醒。直到近日...

清熱解毒「黃芩」成口腔治療良藥 醫療創新獲國際金牌
傳統上用於清熱解毒的中藥材黃芩,如今被研發成為口腔治療良藥!台灣衛福部樂生醫院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共同研究創新,將黃...

乳房鈣化點非乳癌 醫師:9成是良性
「乳房攝影報告出現鈣化點,要安排手術切除,這是不是乳癌?」40歲的林小姐在健檢中心接受乳房攝影後,收到醫院通知,影像發現...

最新研究:男性愈晚生 子代精神疾病風險高
台灣研究團隊最新發現,較晚的生育年齡可能影響子代精神健康,尤其高齡爸。台灣國衛院利用全基因體定序家族資料研究,證實有思覺...
